小兒疳積怎樣按摩才有效

本文Tag標簽:幼兒飲食??

  疳積是指小兒脾胃虛損的一種慢性疾患。多見于3歲左右的小兒,以形體干枯贏瘦、腹部脹大、青筋暴露、頭發(fā)稀疏為其主要病征。其病因主要由于乳食不節(jié)、喂養(yǎng)不當、營養(yǎng)失調,或因其他疾病導致體質消耗過度而引起。治療原則應以調理脾胃為主。

  對癥食療法

  飲食宜忌

  宜吃補脾益氣、健胃消食的食品。小兒疳積多與小兒脾胃功能差導致身體瘦弱、消化不良有關,如果能讓寶寶在日常飲食中多食用一些補脾益氣、健胃消食的食品,可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。薏米、山藥、蓮子、紅棗等常見食品都是補脾的良材,而山楂則是健胃消食的第一佳品。

  宜吃溫熱的流質、半流質類的食物。由于寶寶的消化功能比較差,所以吃一些易于消化的食物更能保證營養(yǎng)的吸收。像稠米湯、藕粉、麥片粥、蒸蛋羹、蛋花湯、牛奶及流質奶制品、豆?jié){、菜湯、鮮果汁、鮮菜汁等,以及米粥、菜粥、肉粥、湯面、餛飩、菜泥、蛋糕、湯包等半流質類食物,都是不錯的選擇。但要注意,此類食物的營養(yǎng)并不全面,而且一次不宜多吃,最好少量多次食用。

  可少量食用酸味食品。夏天的時候出汗多,容易損失津液,給寶寶適當吃一些酸味食品,比如番茄、檸檬、草莓、烏梅、葡萄、山楂、菠蘿、芒果、獼猴桃之類,它們的酸味能斂汗止瀉祛濕,可以防止流汗過多而耗氣傷陰。

  忌食辛辣、油炸食物。由于疳積的小兒身體內熱較旺,辣椒、炒黃豆、炒花生等容易助濕生熱的食物不宜食用;另外,各種不易消化的燒烤類的肉食,小兒疳積者也不宜食用。

  忌吃生冷、滋膩等損害脾胃的食物。由于大部分海鮮都是寒涼的食品,所以疳積的小兒應該慎食海鮮。在淡水產品中,蟹、螺、蚌、蛤、鱉等鮮味較重的美食也是寒涼食品,也應該慎食。食用時蘸點蒜泥和姜未有助于消解寒涼之氣,但對于嬰幼兒來說,最好還是禁食。大部分魚類肉性都是溫熱或平和的,可適當食用。而像羊肉、豬肥肉、紅棗、栗子、柿子等大熱、大油、生冷或不易消化的食物,也應該避免食用。

  食療妙方

  谷芽消食散

  原料:谷芽、山楂、枳殼各10克,檳榔6克。

  做法:將以上各味原料一同研成細末,用溫開水調食即可。

  功用解析

  枳殼理氣寬中、行滯消脹,用于胸脅氣滯、脹滿疼痛、食積不化、痰飲內停;山楂健脾開胃、消食化滯,入胃后,能增強酶的作用,促進肉食消化,有助于膽固醇轉化。

  谷芽山楂飲

  原料:谷芽、山楂各10克。

  做法:二藥加水燒開,煎15分鐘即可。

  功用解析

  谷芽治宿食不化、脹滿、泄瀉、不思飲食,用于食積不化、脘腹脹痛、嘔惡食臭以及脾虛食少、消化不良。山楂開胃消食。

  蠶蛹核桃湯

  原料:蠶蛹50克,核桃仁100-150克,鹽適量。

  做法:將蠶蛹置炒鍋中,略炒;取沙鍋,注入500毫升水,放入核桃仁、蠶蛹,大火燒沸,改小火燉約40分鐘,待熟后加鹽調味即可。(對蠶蛹過敏者,勿食)

  功用解析

  健脾胃,補氣血。蠶蛹味成辛、性平,可強身健身、補氣養(yǎng)血。

  小米懷山粥

  原料:鮮懷山藥45克、小米50克、白糖適量。

  做法:將懷山藥洗凈搗碎或切丁,山藥丁與小米同煮成粥,熟后加適量白糖調勻即可。

  功用解析

  健脾止泄,消食導滯。懷山藥健脾胃、補肺益精;小米味甘、咸,性涼,入脾、胃、腎經,補脾胃,治療消化不良、泄瀉、肢體乏力等癥。

  內金蒸黃鱔

  原料:黃鱔1條,雞內金6克,鹽、醬油、味精各適量。

  做法:黃鱔取出內臟,去骨刺,洗凈備用;雞內金打碎,塞于鱔魚腹中;取蒸鍋注入適量水,將鱔魚盤置于瓷碗內,人蒸鍋,加蓋蒸1小時;待熟后取出,放醬油、鹽、味精調味即可。

  功用解析

  黃鱔味甘,性溫,入肝、脾、腎經,補虛損。

  乳鴿療疳方

  原料:乳鴿1只,黨參15克,黃芪、白術各10克,鹽少許。

  做法:將乳鴿用沸水燙一下處理干凈,入沸水中焯去血水;黨參、黃芪、白術用紗布包好;取沙鍋加適量水,放入乳鴿及藥包,置大火上煮沸,改小火燉至鴿肉爛熟,去藥包,加鹽調味即可。

  對癥按摩法

  按摩要點

  推拿治療小兒疳積(營養(yǎng)不良)通常每日1次,7天為1個療程。推拿時手法一定要輕柔,且要保持推拿者雙手的潔凈,因為寶寶的皮膚是非常稚嫩和脆弱的,很容易感染。夏天的時候,可以在寶寶皮膚上涂一些爽身粉,然后再按摩,效果會更好。當被按摩的部位出現皮疹、破損或者紅腫發(fā)炎,應停止按摩。治療小兒疳積可按摩的穴位較多,以健脾、養(yǎng)胃、清腸為主要方向,常取的穴位有大腸、板門、中脘、承山、天樞等。除了點按揉推上述穴位以外,按摩腹部、推下七節(jié)骨、捏脊等推拿方法也同樣有不錯的效果。

  推薦穴位

  推脾經穴

  位置:拇指橈側面。

  按摩方法:寶寶仰臥或坐立,按摩者以一手握住嬰幼兒的手,使其掌心向上,另一手拇指自小兒拇指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,反復50-100次。

  祛病功效:健脾,和胃,促進小兒消食解滯。

  揉推板門穴

  位置:手掌大魚際平面中心。

  按摩方法:寶寶仰臥或坐立,按摩者一手拇指指端在嬰幼兒大魚際中點揉板門穴,然后再以拇指橈側自嬰幼兒拇指指根大魚際向腕橫紋處直推,50-100次。

  祛病功效:可治療寶寶腹脹、食欲不振。

  分推大腸穴

  位置:食指橈側邊。

  按摩方法:寶寶仰臥或坐立,按摩者一手托住嬰幼兒的手,使其手掌側放,另一只手用拇指的橈側面或指腹,自嬰幼兒虎口沿橈側緣直推至食指尖,反復推拿50-100次。

  祛病功效:消食導滯,和中健脾,緩解小兒疳積。

還有疑問嗎?請留下您的問題,15分鐘內回答您!